一方面,隨著化石能源的日漸枯竭和由其引發的環境問題,國家鼓勵開發利用清潔可再生的新能源;另一方面,風電、光電并網難使新能源輸出和就地消納受限,造成棄風、棄光現象嚴重。這種情形讓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李寧平很是焦慮和擔心。
李寧平向本報記者表示,在國家能源發展方式轉變和發展戰略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新能源開發利用保持了高速發展的態勢。2015年底,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29億千瓦、4318萬千瓦,裝機規模都為世界第一。因受經濟發展水平低、電力消納能力弱、電網建設滯后、外送渠道不暢等因素影響,我國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區棄風、棄光、限電現象嚴重,其中甘肅省棄風、棄光率分別達到39%和31%,新能源發展面臨嚴峻考驗。
李寧平為此曾做過調研,甘肅風、光資源豐富,全省有效風能資源理論儲量2.4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6000萬千瓦以上,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西部和甘肅省內部分山口地區。這些地區年太陽能總輻射量為5226-6330兆焦/平方米,各地年日照時數在1912-3316小時之間,自東南向西北逐漸遞增,技術可開發量4000萬千瓦以上。自2009年國家批準在酒泉地區建設全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以來,甘肅省按照國家能源戰略布局和優化能源結構的要求,大力發展風、光電等新能源,加快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設。
截至2015年底,甘肅河西地區已建成光伏裝機590萬千瓦、風電裝機1084萬千瓦。同時,甘肅全省光伏裝機容量61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1252萬千瓦,分別躍居全國第一、第三位。新能源產業已成為推動甘肅省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
李寧平發現,由于我國風、光資源與用電市場逆向分布的特點突出,甘肅省內電力消納空間有限,電力外送通道建設相對滯后,近年來,新能源發展中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棄風、棄光等現象。因河西新能源富集地區風電、光電并網難,消納問題突出,利用小時數偏低,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也對我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給體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李寧平表示,甘肅省新能源發展潛力大,利用河西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風光電等新能源,助力能源供給側改革,不但符合國家政策,有助于中東部地區節能減排,又有利于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因新能源送出和就地消納受限,企業生存困難重重,嚴重挫傷了投資建設新能源項目的積極性。按照國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有關要求,迫切需要加快解決甘肅棄風、棄光和限電問題,促進新能源持續健康發展。
為此,李寧平建議,以甘肅為例,要解決風、光電等新能源消納問題,可從五個方面著手推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一是堅持依法治電管電,嚴格落實《可再生能源法》關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的政策。
二是將新能源消納上升為國家戰略,出臺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擴大風、光電等新能源消費范圍和比例。同時,統籌全國電力負荷情況,按照大基地、大通道、大范圍、廣消納的新能源發展思路,支持甘肅在河西地區再規劃建設一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高等級電力外送通道,促進新能源跨區域消納;充分發揮熱電聯產機組集中供熱、供汽優勢,加快關停30萬千瓦以下不符合節能環保標準的火電小機組和自備電廠機組,為新能源消納騰出空間。
三是支持甘肅在河西地區建設調峰火電項目,通過“風光火”聯合打捆,提供穩定的外送電流,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
四是將甘肅新能源清潔供暖工程列入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投資范圍,拓寬新能源清潔供暖項目投融資渠道,推進新能源清潔供暖試點建設。
五是支持甘肅建設一批現代高載能、新型煤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等上下游一體化循環發展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項目,通過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改造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新能源就地消納。-
上虞風機